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》,、《云南省農業(yè)科學院知識產權管理辦法》,、《蠶蜂所科技管理辦法》等法律法規(guī)和有關管理規(guī)定,,云南省農業(yè)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現對擬轉化的知識產權進行公示,,公示期為15天(自2020年4月23日-5月7日),。
一,、知識產權名稱:家蠶新品種“蘇·紅×明·草(正反交)”(曾用名“云抗1號”)
品種育成人:劉敏,,徐安英,,董占鵬,李濤,,吳克軍,,錢荷英,黃平,,楊文,,劉增虎,范永慧,,廖鵬飛,,羅智明,陳吉兵,,楊衛(wèi),,黎永謀,普秀珍,,鄧歡,。
轉讓方:云南省農業(yè)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。
成果簡要說明:家蠶品種“蘇·紅×明·草”是2008-2017年間,,云南省農業(yè)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和中國農科院蠶業(yè)研究所合作選育的抗BmNPV病毒新品種,其抗性是對照種菁松×皓月的10000倍,,雜交種為普斑(花蠶)。正交蠶卵灰綠色,,卵殼淡黃色,,反交卵色紫褐色,卵殼白色,。孵化齊一,,蟻體黑褐色,反交有逸散性,,稚蠶趨光性強,,眠起齊一,起蠶活潑,,壯蠶期蠶體大而強壯,,體色青白,普斑(花蠶),,各齡食?;顫姡w質強健,易于飼養(yǎng),。五齡食桑較快,,5齡經過較長約7-8天,全齡經過大約26天,。老熟齊涌,,營繭快,喜結上層繭,,繭形大而勻整,,繭長橢圓形,繭色潔白,,每公斤繭約500粒左右,,萬蠶產繭量20kg左右,盒種產繭50kg左右,。繭層率22%左右,,縮皺中等。繭絲長1100m左右,,纖度中等,,適合繅高品位生絲,。該品種對高溫多濕,,膿病抵抗力強。
受讓方:云南美譽蠶業(yè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,。
轉讓方式及期限:合作轉化,,5年,時間從2020年5月1日-2025年4月30日,。
擬轉讓金額:根據云南美譽蠶業(yè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對該品種原種實際使用與銷售數量,按每張原種10.00元(大寫:壹拾圓/張)支付品種轉讓費,,每年結轉一次。
二,、知識產權名稱:桑樹新品種“云桑6號”
品種育成人:李鎮(zhèn)剛,,冉瑞法,劉淑娟,,黃平,,陳松,杜偉,,楊文,,吳克軍,劉建波,,馮蔚
轉讓方:云南省農業(yè)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,。
成果簡要說明:“云桑6號”屬于早生中熟果葉兼用同源四倍體桑樹品種,發(fā)芽較早,止芯期晚葉片厚,,老化慢,,生長周期較長而果、葉生長旺盛,,皮色青灰,,皮孔長橢圓形、偶有線性,;冬芽白褐色,、飽滿、呈長三角形,、離生,,無副芽;葉片為心臟形,,大而厚,,深綠色,葉面光滑有光澤,,葉緣不規(guī)則,、畸形,葉序為2/5或亂序,;雌花多,,掛果強,椹果成熟黑色,,枝條生長迅速,,節(jié)間距密,頂端優(yōu)勢較強,;光合作用強,,干葉的總糖含量高于云桑2號,葉長24~30cm,,葉幅20~25cm,,其桑葉養(yǎng)蠶能提前8-10小時上蔟。
果大果肉厚,,果長2.5~5.5cm,,果橫徑 1.5~2.5cm; 單芽平均座果4~6粒,單果重5.5g,,總糖含量較高,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,維生素C,、花青素,、總黃酮和氨基酸總量含量適中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,。
冬季伐條留5個左右的芽較適宜,以減少頂端優(yōu)勢對發(fā)芽的影響,,前期需要充足的水肥,,后期應供應偏重的鉀肥可以保證桑果肥大的同時不影響其口感,在桑樹夏伐后應提供充足的平衡肥,,在秋冬季應補充鈣肥,,適當降低栽植密度能發(fā)揮品種的優(yōu)質豐產性。
受讓方:云南美譽蠶業(yè)科技發(fā)展有限公司,。
轉讓方式及期限:普通許可使用,,長期。
擬轉讓金額:10萬元(大寫:壹拾萬圓整),。2020年起每年支付2萬元,,分5年支付。
公示期內若有異議,,請向蠶蜂所科技管理科實名反映,,并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。聯系人及電話:楊海,,0873-3860077,,E-mail:ynbbkyk@163.com。
云南省農業(yè)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
2020年4月22日